关于开展2024年度“百城千校万企”
促就业行动的通知
鲁联发〔2024〕9号
各市工商联、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要求,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按照全国工商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24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的通知》要求,省工商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决定联合开展2024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
二、活动时间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24年4月1日—5月31日;第二阶段为2024年10月1日—11月30日。各市可结合实际适当提前或延后。
三、活动目标
聚焦挖潜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规模,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和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实现全国100个以上城市联动、覆盖1000所以上高校、组织引导10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提供1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目标贡献山东力量。有条件的市可将活动向县域范围拓展。
四、服务对象
(一)以各级工商联执常委企业、各直属商会会员企业、全省民营企业100强等为重点,同时面向其他民营企业。
(二)以2024届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同时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五、活动内容
(一)加大岗位挖掘力度。各市要通过联系对接、调研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本地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用工需求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求职意愿等信息,做好与“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的统筹结合。要加强活动宣传推广,广泛发动各级工商联执常委企业、工商联所属商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行动。各市工商联要将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与“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紧密结合,教育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稳定扩大就业岗位,主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开展民企进校园活动。各市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引导更多民营企业进校园招聘。鼓励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化、小规模的专场招聘活动,提升活动效果。支持有条件的市开展跨区域联合招聘活动。各市要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导向,深入开展校企面对面活动,组织一批民营企业负责人和高校领导面对面交流,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等内容深入沟通,力争打造和树立一批产教融合促就业的示范典型。要结合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民营企业进校开展招聘活动提供更多便利。
(三)开展线上云招聘活动。常态化举办线上招聘活动,在全联人才在线(zhaopin.gslhr.org.cn)、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www.ncss.cn)、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job.mohrss.gov.cn/202008gx/index.jhtml)、中国公共招聘网(job.mohrss.gov.cn)、中国国家人才网(newjobs.com.cn)、支付宝就业、快手快聘开设“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专区,发挥平台作用,共享岗位资源,集中发布岗位信息,持续举办行业性、区域性招聘活动。各市要动员民营企业、高校毕业生等及时注册使用平台,发布岗位、投递简历,并依托上述平台或省级招聘平台开展招聘。鼓励各市依托线上招聘平台开展直播带岗、视频双选会、企业云宣讲等活动,可配合线下活动联动开展,扩大招聘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
(四)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各市要支持高校深入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尽早明确就业意向、尽快投身求职行动。要通过职业能力测评、生涯规划、职场适应、就业实习等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求职能力。各市要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和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鼓励有关高校扩大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项目的覆盖面,精准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荐等服务活动。同时,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五)推进稳就业政策落实。各市要依托校园招聘活动开展政策宣讲,帮助企业了解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向企业发放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告知政策申请流程和经办渠道。推广“直补快办”政策申领模式,向符合发放条件的企业集中兑现各项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提供“稳岗扩岗”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各市多措并举激发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加强工作统筹、凝聚工作合力,力争将“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打造成民营企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响亮品牌。各市工商联要做好活动的牵头组织、策划实施、人员场地对接以及民营企业组织发动等工作。各市教育局要指导各高校为线下招聘活动提供活动场所等服务保障,做好活动宣传、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等工作。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落实就业政策支持服务,开展稳就业政策宣传解读等工作。
(二)提升活动实效。各市要细化实化工作举措,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主动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完善民营企业岗位归集机制,挖掘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加强对参与招聘企业的资质和岗位审核,防止出现招聘欺诈、求职陷阱等违法招聘行为;要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工作覆盖面。省工商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选定部分重点城市定期跟进工作进度、参与现场活动、开展调研指导等工作。
(三)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各市工商联要牵头做好信息报送、数据统计、工作总结等工作,相关信息、材料请报送至省工商联经济处邮箱sd86097951@163.com。请于4月26日(星期五)前上报联络人信息表(见附件1);5月24日、11月25日前分别报送上半年、下半年工作总结和成果统计表(见附件2);活动期间相关活动预告、招聘安排、经验做法等信息请第一时间报送。
七、联系方式
省工商联经济处(法律处)
程 群 0531-86097951 15053301628
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
赵 伟 0531-51793825
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处)
孟 越 0531-51788353
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4月24日